芜湖市法律援助中心解决困难群体“急难愁盼”

发布日期:2023-02-24 09:33 来源:芜湖市司法局 作者:苏自强 阅读次数: [字号:    ] 背景颜色:

    法律援助工作作为困难群体权益保障的基础性、服务性和兜底性工程,我们坚持做到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应援尽援、提升质效,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

    一、为困难群体应援尽援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动态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认定标准,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众。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工、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申请法律援助,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申请程序,缩短审查时间,降低群众申请法律援助门槛,优化法律援助便民举措。

    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律师辩护全覆盖。与公检法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对接机制,对没有委托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时出具指定辩护通知书,法律援助机构在接到指定通知书后及时指派律师办理。加强公检法律师值班,安排专业律师在看守所、法院、检察院值班,现场解答法律咨询,参与认罪认罚等。

    二、优化法律援助服务

    全面推广个人诚信承诺制,规范法律援助案件申请机制。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安徽省司法厅关于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印发《芜湖市法律援助个人诚信承诺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制,完善减证便民举措,减轻群众提交经济困难证明的负担。

    三、加强宣传导向

    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系列品牌建设活动。在重点人群聚集的地方,通过开展宣传讲座、悬挂横幅、发放法律援助宣传品、解答法律咨询等多种方式,为群众讲解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解答群众法律疑问,引导群众依法维权,有效提高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营造了法律援助维权良好氛围。

    四、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加强社会监督。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开展投诉处理和案件回访。推动法律援助案件旁听庭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督促承办律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避免法律援助“走过场”。安排专人跟踪办案动态,定期回访受援人,征询办案机关意见,对案件承办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管理,将受援人满意度、办案机关评价与案件补贴相挂钩,激励承办律师提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升整体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

    加强同行评估。定期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多形式组织法律援助案卷评查,通过随机抽查和现场集中评查的方式,“一案一评”,从案卷整理、办理流程效果及受援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查并确定案卷评估等次,并对法律援助案卷评查结果进行梳理、通报,督促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今年以来,芜湖市法律援助中心已经收到来自受援人送来的两面锦旗,这两面锦旗凝聚的不仅是受援人对于法律援助的认可,更是承载着受援人对于未来法律援助工作的期许。芜湖市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坚持为民服务理念,为困难群体解决“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质量和水平,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