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3+”协同推进 实现法律援助“陵距离”

发布日期:2025-03-17 08:58 来源:南陵县司法局 作者:王慧娟 阅读次数: [字号:    ] 背景颜色:

近年来,南陵县以便民利民惠民导向,积极探索法律援助新路径新方法,努力让法律援助可感、可知、可及,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到百姓心坎上。

线上+线下 由“单一化”到“多场景”。加强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以县、镇、村三级法律援助中心(站、点)为主体的线下服务平台;依托安徽法律服务网、12348法律服务热线以及县法律援助中心咨询电话等载体,通过数智赋能,为群众提供多场景法律服务。目前,该县共建成1个县级法律援助中心,在8个镇和县工会、妇联、残联、看守所、检察院等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3个,172个村(居)均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县法律援助中心和各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均设置“安徽法律服务网”服务终端,可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文书下载等服务。

机制+载体 变“找服务”为“送服务”。延伸服务触角,有效利用村(居)法律顾问资源,推动服务关口前移、下沉,将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及服务指引纳入村(居)法律顾问职责范围,列入服务事项。覆盖全县172个村居的法律顾问定期到村居走访,零距离为群众开展法律服务。建立援调、援裁机制,加强与劳动仲裁、县经济开发区人民调解组织等的协作与配合,建立协作对接机制,法援律师提前介入劳动争议案件,主动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相应法律帮助,引导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纠纷、依法维权,畅通维权渠道。

上门办+优先办 以“优服务”促“惠民生”。切实为特殊群体提供多形式便民服务措施。提供法律援助“上门办”。针对一些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特殊群体能够足不出户获得法律援助。今年以来,中心仅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达6次。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法律援助中心开辟农民工绿色通道,设置青少年维权岗,对进城务工农民工、未成年人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2025年,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71件,解答农民工法律咨询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