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2-03-01 10:40 来源:芜湖市司法局 作者:许旭 阅读次数: [字号:    ] 背景颜色: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法治政府

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省级实施方案要求,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政府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现将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印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从学习宣传、研究阐释、教育培训、奋力践行等方面部署开展相关工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党校重点课程及主体班教学内容,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教授为全市领导干部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专题报告。制定年度市政府党组学法计划,2021年,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14次,常务会议会前开展专题法治讲座2次。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内容涵盖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督察、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实务、规范执法、多元矛盾纠纷化解等各个方面,有效提升各级各领域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及水平。

科学统筹规划法治蓝图。坚持法治芜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印发《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司法公正保障、推动法治芜湖建设等法治工作内容,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印发《法治芜湖建设规划(2021-2025年)》《芜湖市法治社会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谋划起草《芜湖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科学规划法治芜湖建设“总蓝图、施工图、路线图”,提出务实有效贯彻举措,狠抓推进落实。

有效凝聚法治力量。制定印发“八五”普法规划及年度“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大力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重点开展宪法、民法典、疫情防控等法律法规集中宣传,组织宪法法律知识测试、旁听庭审等活动。芜湖市首个法治宣传教育中心(芜湖宪法馆)建成并使用,运行以来共接待预约集体参观120余场次、1.1万余人次。南陵县深入挖掘周瑜法治文化内涵,建成全省首个周郎法治文化艺术馆。截至2021年底,全市668个村、268个社区法治宣传栏、法治学校、法律图书室和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在全市范围内征集2021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组织开展2021年度“十大法治事件”“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芜湖市依法兑现公共政策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荣膺安徽省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路径。紧抓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和综合督察两个关键,积极参评2021年度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项目,经省级审核后推荐至中央依法治国办1个单项项目、1个综合地区,数量位居全省首位,有效发挥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引领作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释放活力、压实责任,确保法治建设各项重要决策部署落地见效。10月17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依法治国办第四督察组组长李少平率队来芜实地督察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对芜湖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良性互动的经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二、坚持履职尽责,政府职能得到依法全面履行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持续深化清单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即时动态与年度集中调整相结合的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2021年度,市级政府权责事项3429项,公共服务事项1444项,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保留162项、取消37项、规范39项。深化减证便民,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推进告知承诺制,完善证明事项清单体系,规范线上线下办理,全市各级单位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超820件,不断探索推进社会信用信息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双向互动。

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成立人民城市建设委员会,首创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制度,选定首批10个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进一步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全部承接省级212项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基础上,结合片区发展需要和实际,推进市区联动赋权,赋予片区第一批市区级经济社会管理事项170项。率先开展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筹发展改革,推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创新开展“一业一证一码”试点。推动“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落地见效,基本做到“拿地即开工”。深化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社会投资类、工业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60和30个工作日以内。

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攀升。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发布事项73982个。围绕企业复工复产等高频事项,为企业提供177项“办好一件事”集成套餐式服务,上线3008个“一件事一次办”导办。上线运行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汇聚政务服务场所1357个、自助设备919台,关联事项70459个。建设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提供不打烊“随时办”自助服务。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在全省率先完成归并、率先挂牌,2021年受理各类有效诉求57万件,同比上升41.91%。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推动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点评,累计评价数1088万次,好评率99.99%。

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20个专项方案,对标全国标杆城市,注重系统集成,探索推出更多务实管用先进举措。积极做好“1%工作法”“畅聊早餐会”等服务。创新开展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试点工作,倾力搭建“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和“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信息系统”两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不断完善政务履约诺机制,有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2021年度,芜湖市试点区域共梳理存量公共政策兑现问题289个,已兑现97个,兑现金额2.43亿元,年度当期公共政策已兑现14.69亿元,惠及企业或个人1729户次,相关工作经验受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接连刊载报道。

三、坚持多措并举,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在完善立法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制定《市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制定程序规定》《芜湖市司法局行政立法审查工作规程》,确保立项、起草、征求意见、论证咨询等环节落到实处。注重发挥立法规划计划的统筹引领作用,谋划启动2022—2026年立法规划建议项目征集工作,为未来五年立法规划制定提前做好准备。

在立法征求意见上下功夫。立法项目均依法履行公开征求意见程序,并通过政务公开平台公开反馈征求意见采纳情况,增强立法工作透明度。对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均听取有关企业代表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积极有效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健全专家论证咨询和立法专家顾问制度,借助外脑优化完善立法项目制度规定。在《芜湖市养犬管理条例》等立法过程中,积极探索项目化运作机制,通过购买服务形式邀请专业团队参与起草,充分发挥多方协作、共同参与、群策群力的优势。

在动态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有纠必正,持续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全年共完成32件对市直部门及各县市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真开展涉及长江流域保护、行政处罚内容、不合理罚款规定、自然保护地领域的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共计废止5件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出1部政府规章因上位法修订需要修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面清理工作,截至2021年底,我市现行有效的市政府规章7部,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382件继续实施,4件废止和失效,并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确保法制统一、政令畅通。

四、坚持法定程序,重大行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合法

规范流程,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制定《芜湖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司法行政部门合法性审核提前介入、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重大行政决策接受监督等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年稳评备案项目共计144个,同比增长16.1%。印发《芜湖市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智库管理办法》,不断健全专家库运行管理制度。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广泛听取意见,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并注重听取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建设,组建综合素质好、专业化程度高、涉及行业领域广的法律顾问队伍,为促进全市法治建设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服务。

严守关口,扎实开展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强化合法性审查队伍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与律师事务所开展合作,同时扩充法律顾问智库,涵盖各个专业化领域。确定并按程序公布2021年度芜湖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聚焦审查事项合法性,严把法律关口,对政府重大决策、经济管理和社会事务、行政行为、合同行为及其他法律事务进行法律分析,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2021年度,市本级共办理各类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370件,提出审查意见和建议800余条,有力保障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合规。

五、坚持改革创新,有效助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规范行政执法。组织开展全市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改革落实情况调研活动,持续深化各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执法职能,厘清监管执法责任边界,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建立健全规范协调、精简高效、保障有力的跨领域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发布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项检查情况通报,着力破解执法公示渠道繁杂、执法信息储存路径散乱、法制审核流程不规范等问题。

提高监管效能。重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有机结合,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设置阶梯式抽查比例,全年完成随机抽查任务1616个,部门联合抽查率82.89%,信用等级运用率91.57%。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行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3.0版,首创免于行政强制措施清单,着重推出免罚清单后处理行政指导工作规范,全面实施柔性执法新模式,打造企业合规经营体系。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实效,建成全省首个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全力推进安徽省行政执法综合监管平台应用。不断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功能,监管行为覆盖率超过80%,其中行政检查24747条、行政处罚8455条、行政强制13条、其他3665条,监管行为总计36880条,有效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资格认证统一考试,1019人顺利通过并取得执法资格认证。通过清单列明、执法群公告定期更新等模式实现执法证件高效管理,全年共5804人通过执法证件年审。创新培训方式,依托“法治芜湖”微信公众号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人员通用法律培训,实现全流程线上课程学习及测试,培训内容包括房屋征收、土地征用等领域,梳理执法实务常见问题,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六、坚持良性互动,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

有效形成监督合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及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80件、政协提案255件,按期办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切实加强司法监督,实现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全市法院系统审结行政案件723件,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支持配合检察院开展行政诉讼监督、行政公益诉讼,积极主动履行职责或纠正违法行为,及时落实、反馈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564件,按期办复率达100%。持续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2021年全市共完成审计项目299个,提出审计建议1392条,查处违规和管理不规范资金11亿元。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创新上线“芜湖市政策文件库”,集中发布市级政策文件1084件,政策问答知识库信息1900余条,实现政策发布“多门合一”、政策解读“多措并举”、政策咨询“多元互补”、政策兑现“多路直达”。开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社会公益事业和重点民生领域”“应急管理”“公共监管”等重点专题栏目,及时发布涉及疫情防控、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突发事件应对等群众热切关注的经济社会热点信息,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回应,及时解疑释惑,全年共发布主动回应信息600余条,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67场,完成全市44个重大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发布。

七、坚持法治为民,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稳步推进。司法行政部门与法院系统建立分级约谈及督查考核机制,市委依法治市办对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进行月通报。2021年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307人次,同比上升125.7%,出庭应诉率达100%。稳步开展行政复议工作,市本级全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115件,当年受理和上年结转案件已审结75件,审限内办结率100%。通过撤销、确认违法、变更和责令限期履行等方式直接纠错11件,纠错率15%;通过撤回申请、和解、调解等方式间接纠错19件,纠错率25%,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不断健全。出台《芜湖市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创新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复议、诉讼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设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1120家,其中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07家,专兼职调解员3901名。建立警民联调工作机制,与公安派出所联合设立警民联调室82家,专职调解员142名。共建法院律师调解工作室10家,进驻律师调解员154名。全年调解案件30642件,调解成功率99.85%。稳步推进“解纷芜优”应用二期项目,线上平台进驻调解组织223家、调解员802名、智能咨询30万余次、调解案件7742件。2021年我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案件共办理4462件,完成率107.9%。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建成运营芜湖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法律专家门诊”服务、营商环境法治服务、智能公共法律服务,设置公证、仲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服务窗口12个,引驻服务内容101项,月均受理公共法律服务案件1000余件。2021年,全市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家,县(市、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家,镇(街)级公共法律服务站72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928个,“四纵三横”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面建成。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大12348安徽法网的推广运用,畅通法律服务渠道,开设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各类法律服务店铺176家,充实各类法律服务产品1091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优质、高效、规范的公共法律服务。

八、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处突能力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4”方案,实行“月排查、月会商、月研判、月报告”机制,对涉军、涉教、交通、民生等8个领域35个重大风险点动态更新、销号管理,有效稳控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健全“情指勤舆督”一体化运行机制,建成“芜湖之盾”实战应用平台,全市社会治安形势呈现“四升四降四个没发生”良好态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出台《芜湖市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规则》,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矛盾纠纷,全市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呈现“总量稳定、重点下降、秩序良好、保障有力”的态势。

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建立15个安全生产专委会,统筹协调解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问题,推动健全城镇燃气、水上运输、渔业船舶等安全责任体系,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全面开展“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22个专题专项时间表路线图和整治宣传工作专项方案,全市成立2555个检查组,全年督导检查11292次,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推动城市运行安全应用中心建设,完善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化体系,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保障能力。

九、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1年,我市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成果丰硕,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但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个别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以及宣传力度尚需进一步增强;法治建设工作机构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依法决策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工作有待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应急处理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紧紧锚定“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全力推动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一规划两方案”为行动指南,注重系统学习,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育体系。在法治工作部门开展全战线、全覆盖培训轮训,确保全体法治工作者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探索制定全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包括全员需要学习掌握的共性法律法规、履职所需要学习掌握的个性法律法规。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学习掌握情况评价体系,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取得明显成效。制定2022年度市级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按照《芜湖市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三察三单”制度(试行)》要求,加强对市级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察,加大督办、通报力度,指导督促各单位切实履行普法责任。

 三是优化立法供给。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解决城市管理难点问题、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社会民生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摸排立法需求,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完善立法论证咨询制度,科学编制、稳步实施2022年立法计划和2022—2026年立法规划。拟开展河道管理、建筑垃圾管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等立法。

四是提供更优政务服务。加快观念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全方位转变,打造更高水平“皖事通办”平台,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加快实现从“皖事通办”到“皖事如意”。等高对标沪苏浙,深入实施“六查”行动,全面提升服务成效度、办理成熟度、方式完备度、事项覆盖度、指南准确度,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五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铺开依法兑现公共政策、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工作举措,建立健全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举办好试点工作全省现场会,将我市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方案计划、经验做法、成果收获公开展示,加强宣传报道,为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作出芜湖贡献。

六是保障人民城市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扎实开展“守护平安”系列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行为,压紧压实公共安全管理责任,有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入推进“强基固本补短板”攻坚行动,健全完善重点部位“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坚持群防群治,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筑牢平安稳定的大基座。紧贴人民群众需求,充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推动便民利民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努力让城市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七是优化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依托行政执法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推动行政执法与综合管理监督智能化转型,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切实发挥系统统筹协调、规范保障、督促指导作用。

八是推进新媒体普法提质增效。继续加强“今日芜湖”APP 普法专题、《公民与法—芜湖普法之声》节目、“芜湖普法”抖音等新媒体普法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媒体普法产品质量,创作更多个性化、接地气的普法产品,扩大受众面,增强普法效果。整合市、县市区两级新媒体普法平台,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新媒体普法集群和矩阵,发挥主流新媒体平台优势,完善新媒体普法传播体系,打造新媒体普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