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中学第一届模拟法庭暨法学案例辩论大赛成功举办
为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开发和实施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提高学生法治素养,建设法治校园。5月31日下午,南陵中学第一届模拟法庭暨法学案例辩论大赛成功举办。
第一场 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围绕《房屋租赁纠纷民事诉讼案》展开。整个庭审现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审判流程进行,模拟法庭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呈现了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开庭审理环节,整个模拟庭审现场紧张有序、精彩纷呈。担任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证人、诉讼代理人模拟角色的同学,精心准备,表现优异。在活动中,她(他)们学会了如何写起诉状、答辩状、判决书,锻炼了法庭庭审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民事案件的能力,提升了法治素养。模拟法庭围绕《房屋租赁纠纷民事诉讼案》展开。整个庭审现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审判流程进行,模拟法庭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呈现了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开庭审理环节,整个模拟庭审现场紧张有序、精彩纷呈。担任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证人、诉讼代理人模拟角色的同学,精心准备,表现优异。在活动中,她(他)们学会了如何写起诉状、答辩状、判决书,锻炼了法庭庭审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民事案件的能力,提升了法治素养。
第二场 法学案例辩论大赛
案例 张三乘坐一出租车,将一黑色手提包遗忘在车内,手提包内有笔记本电脑和一套重要的技术软件及文字资料。他心急如焚,在广播电台上发布公告,并声明,如有返还,必有重谢。3天过去没有音信,无奈,张三又去广播广告,声明对拾得者给予1万元酬谢。当天下午,出租司机刘四与张三取得联系,将失物送还,并收取了1万酬金。失主张三心中不平,向出租汽车公司举报,指责司机在重赏之下才返还拾得物,主管部门按行业运营管理规定,对司机刘四以处罚,令其交回酬金,并将其交还失主。司机心中不服,遂起诉至法院,要求主管部门返还酬金。
辩题:出租主管部门是否应返还酬金
正方:出租主管部门应该返还酬金
反方:出租主管部门不应返还酬金
徐茂林老师分别从对辩题、案例争议焦点、辩手、辩论四个方面进行点评。认为:辩题选择贴近生活,很接地气,案例信息丰富,有新意,能帮助学生学习《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弘扬法治精神,又培养学生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辩论中,辩手展现了观点的碰撞,语言的交锋,思维的较量,智慧的博弈。准备充分,有备而来。引用法律条文,运用法律思维,理性思考问题,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法律术语使用科学规范准确。针对对方咄咄逼人,穷追不舍,或针锋相对,毫不相让,或避其锋芒,另辟蹊径,或易守为攻,化被动为主动,表现了可贵的辩论技巧。但法学辩论赛和本案例专业强、难度大、要求高,对初学法律的高中生来说,挑战很大,困难不少,对案例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辩手表现还有缺点和不足,但重在参与重在过程,为你们的精彩表现点赞;进入新时代,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首届法学辩论赛可谓恰逢其时,是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重要活动创新、实践创新,是思政活动课程的重要抓手,是大德育大思政的有效载体。以法律为内容,以辩论为形式,融思想性、教育性、竞技性、参与性为一体,推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锻炼思辩能力,增强合作观念,渗透核心素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益处多多,收获成长。期待该项活动今后能够在探索中日趋完善,在创新中不断发展,让法治系列活动和哲学辩论大赛双轮驱动,比翼齐飞,打造思政活动课程实施的升级版,开辟大德育、大思政教育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