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乡村建设”典型案例]实施乡村普法“一地一品”工程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法治乡村建设经验
【导语】
2020年11月,中共芜湖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全市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市法治乡村建设的阶段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夯实全面依法治国基层基础提供了基本遵循。
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各阶段目标任务在基层落地见效,芜湖市在全市实施乡村普法“一地一品”工程,推动各县区结合地域特色和资源,打造乡村普法“一地一品”,相互借鉴推广,以典型示范引领全市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发展。
【主要做法】
一、聚焦农民法治需求,畅通乡村普法“最后一公里”
为解决乡村普法人员难集中、形式不吸引人、学法效果不佳、获得法律帮助途径单一等乡村普法难点、堵点,芜湖市司法局、法宣办在广泛征集乡村普法好建议、好点子,了解群众法治需求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实施畅通普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行动,提出市级层面的20条契合实际、易于实施的普法新招、实招,旨在增强普法效果,努力提高群众对普法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这20条措施中,有10余条与乡村普法基层依法治理密切相关。如:持续深化“法润乡村社区”专项行动,15个市直单位依据职能,根据调研、走访了解的群众法治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征地拆迁、酒驾入刑等29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进乡村活动,深入农户家中面对面宣传法律规定,发放宣传材料,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2022年9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15个市直单位印制宣传折页22种1.8万余份、典型案例汇编12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市司法局在律师行业开展“珍爱生命 拒绝酒驾”以案释法微视频创作征集大赛,优秀作品通过村部电子屏、微信工作群、抖音等媒体平台播放,收到很好的普法教育效果。在留守老人儿童较多、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运用“乡村大喇叭”、应急广播、手机短信等平台,循环播报推送等方式宣传与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警句提示、典型案例。在“三下乡”“农民丰收节”和传统节日、民俗节庆等节点,法治文艺巡演、“大鼓书说法”、法治电影下乡、法治小戏演出等轻松活泼的形式,丰富了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也让法治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里。
二、推广村居“七个一”,推动乡村普法统一规范
繁昌区实施乡村普法“七个一”工程,在全区96个村和社区统一“配置一组法律书柜、建设一组法治宣传栏、建立一所农民普法学校、健全一张普法宣传网、设立一间法律顾问工作室、成立一支法律明白人队伍、设立一个群众评理说事点”。每个“一”均明确了统一的建设配置标准、工作流程和要求。区司法局统一购置法律书柜,免费发放给各社区摆放在村(居)“农家书屋”,配备宪法、民法典、法治报刊杂志等村民需要的法律图书资料。每个村(居)建设不少于3块并有固定“法治宣传栏”标识的宣传栏,公示公告事关民生实事最新政策法规、重大村务信息等,拓宽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知情权与参与度。“法律明白人”佩戴徽章,宣传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引导带动居民合理合法解决矛盾纠纷。“七个一”工程乡村普法阵地、人员更醒目、易找,村民学法更便捷、法律服务需求能更好地得到满足。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在全市推广繁昌区“七个一”做法,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937个村、社区基本实现了村(居)法治宣传“七个一”,推动了乡村普法的统一规范、扎实有效。
三、县镇村三级联动,把普法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
农民学法用法意识的增强,需在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反复接受教育和熏陶下才能实现普法效果的最大化。在群众的家门口建设普法阵地,既方便了群众获取法律知识和法律帮助,也能让群众在自己生活而又熟悉的地方乐意学法。南陵县以塑造“周郎法治”法治文化品牌为抓手,县、镇街、村居三级联动,先后建设了县级周郎法治文化艺术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馆、农民普法馆、企业普法馆;镇村级法治文化广场(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村史馆,以及红色、先进人物事迹展陈馆等特色鲜明、拱卫呼应的,群众身边的普法宣传阵地,成为群众学法的好去处。南陵县企业普法馆是全省首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专业普法展馆,按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部分,以原始资料实物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用朗朗上口的法律警句、形象生动的典型案例,多方位、多角度带给群众身临其境的学法体验。目前,全市986个村和社区至少建有一个法治文化阵地,实现了全覆盖,提供的法治文化产品基本满足群众学法需要。
2023年,芜湖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提出规划建设芜湖长江法治文化长廊,建成以芜湖段长江干流为主轴、辐射五条主要支线,九个县市区各具特色的“一轴五线九片区”芜湖长江法治文化长廊集群。无为市、繁昌区等利用建设契机,将芜湖长江法治文化长廊延伸到沿江村居,把美丽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地方人文历史和法治人物故事、乡风民俗等融入长江长廊建设,形成集长江文化、法治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相互融合,富有宣传和教育功能的长江法治文化基地。既让群众了解长江大保护的重大意义,主动参与禁渔禁捕行动;也让群众在家门口随时学到法律知识,了解地方法治文化建设成果,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法治的熏陶。
四、推广“三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2020年,湾沚区在全区遴选了10个基础较好的村,开展以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在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基础上,在全区全面推广试点示范创建活动经验做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治理工作经验。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实施“强基固本、强村富民”工程,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村民组推行“网格化”党建模式,发挥党组织、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表率作用。以自治为基础,规范化开展村级工作协商,鼓励和发动村民参与各项村务和民主管理,每年通过群众自治解决问题1900余个,村级“工作协商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行村(居)“一站式”便民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在村级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有效化解村民矛盾纠纷。以法治为保障,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全区已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11个,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629人,认定学法用法示范户64个。健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法律服务热线、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以德治为支撑,将公德习惯、良善风俗、家风美德等道德法则融入乡村治理。大力弘扬村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村民心口相传的精神,强化《村规民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乱埋乱葬等不良习俗,一批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移风易俗典型、星级文明户在这里不断涌现,淳朴向善的民风蔚然形成。该区《聚力“三治融合” 推进乡村治理》案例被评为“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
五、“蓝马甲”普法队伍,成为群众身边的普法带头人
无为市现有乡村“法律明白人”3179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87人,村居法律顾问60余人,20个镇司法行政干警70余人,乡村普法队伍总人数近3500人。该市各镇在本区域乡村普法队伍中挑选法律素质高、当地威望高、熟悉民情家事、热心公益普法的人员,组建了“濡须有法”润无城、“法治福渡”轻骑兵、“法护企航”高沟行等20个各具特色的一镇一品“蓝马甲”普法队伍。他们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采取“面对面”“接地气”的普法形式宣传政策法律、调解矛盾纠纷,成为群众身边的学法用法带头人。2023年5月,央视《社会与法》栏目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工作做法受到司法部、省司法厅领导多次肯定,
洪巷镇双丰村年近七十的“法律明白人”、退休教师谢义泉,自编通俗易懂的大鼓书台词10余篇,用大鼓加快板说唱这种朗朗上口、声情并茂形式走村串户,在说唱逗趣中把宪法、民法典、网络诈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知识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近几年,他走村入户说唱近百场次,被评为安徽省乡村文化带头人。严桥镇组建由法律明白人、镇行政执法人员、快递小哥、物流司机等组成的“新业态”专项普法队伍,在各个快递点、商超集聚区等地,发放《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普法宣传资料,讲解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途径。陡沟镇“线上普法”进村居,将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普法人员拉入镇、村、组三级微信普法群,“线上”解答群众法律咨询,推送典型案例、普法短视频等,把“枯燥的法条”变成“生动的法务”。红庙镇“红庙红”普法队,把红色资源与法治文化有机结合,以“小龚说法微讲堂”“普法小板凳”等形式,把红色精神与法治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地垄沟”。
【效果与启示】
乡村普法“一地一品”工程实施以来,全市7个县区着眼于夯实乡村普法组织人员保障、丰富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结合当地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注重普法群众的接受度,转变理念,拓宽思想,从小切口、小点子入手,摸索了一些因人而异、切合实际、实用高效、各具特色的乡村普法新招、实招,将普法变“有没有”为“好不好”,变“我讲你听”为“你点我讲”,变“一普了之”为“你需我普”,变“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有效解决了乡村普法组织群众难、村民参与度低、实效性和接受效果差等问题,初步形成了各县区各具特色,易于复制、借鉴、推广的乡村普法做法和经验。各自的经验做法在本地区取得成效后,其他县区可以结合实际加以借鉴、吸收、利用,以典型为示范引领,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各地乡村普法百花齐放、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好点子、好想法、好做法有的是为了迎合上级的部署或要求;有的一时有效而不随势而变;有的不能长期坚持,一定程度上让品牌效果打了折扣。高质量普法内容供给不足、群众对普法满意度不高还不同程度存在。
普法工作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需要长期坚持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方法,把满足群众的法治需求,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摆在首位,更需要广大普法工作者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普法没有规定的套路、固定的模式,只要是适合不同对象特点的、能够让其有所获得的、达到预期效果的就是好形式、好方法。只有真正从群众的角度来思考,真正了解群众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普法,以群众视角和语言开展普法,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普法效果,真正让法治成为夯实乡村民主法治建设基础、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保障。创立乡村普法“一地一品”,推广“一地一品”,就是学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形成百花齐放、全面发展的法治乡村建设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