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新实践,“家事家调”和为贵
“家和为贵重,如山稳且坚。风雨同舟济,世事共承担。”在位于抗美援朝一级英雄、特等功臣李家发革命烈士的故乡芜湖市南陵县家发镇,有一个以“家”为核的“枫桥经验”本土实践——“家事家调”调解法。
家发镇内地形西高东低,丘陵地带和圩区交错相间,地理位置特殊,人员、社情、民意复杂,很多纠纷的背后往往牵扯了复杂的亲缘关系、家庭矛盾和情感纠葛。一直以来,家发就有着谁家要调解,就近找村老乡贤,让村老乡贤根据法理、人情和风俗习惯,秉公评议,当事人口服心服。在“一五”、“二五”普法期间,更是涌现出了以张伯英、张家伦为代表的分获全国普法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人物,当地人谓之“两贤”。“家事家调”调解法就是在这样的民风民俗和法治氛围中孕育而出。
“家事家调”调解法”有六大秘籍(即选家贤、重家访、唠家常、帮家和、明家规、促家兴),通过以家暖人心、以家评纷争、以家找支点、以家促和美让双方当事人放下矛盾,解开心结,签署调解协议,固定调解成果。
选家贤。好的调解员不仅要懂得基本法律知识,关键还要公道正派、热心公益、群众信服。家发司法所利用家发镇打造全科网格为契机,从“五老”“法律明白人”和“网格员”等这些人熟、地熟、事熟的乡贤中来选聘调解员,做到化解纠纷中不伤和气不结怨。
重家访。调解员不仅要从法律层面上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还要注重和群众的沟通交流,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问题,才能真正“事心”双解。家发司法所变“末端堵漏”为“前端治理”,把纠纷排查放在首位,通过入户走访排查,及时识别风险苗头介入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唠家常。处理纠纷时,为消除双方内心的对立、仇视情绪,调查化解纠纷时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调解员和当事人从日常琐事、他们的兴趣爱好谈起,通过唠家常拉近之间的距离,让当事人逐渐转移情绪,愿意和调解员交谈,家常唠得好,矛盾就不难解决。
帮家和。在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后,要适时讲一讲对方当事人的困难和不易之处,让双方互相理解,通过调解员对当事人心理的把握,灵活运用调解语言技巧和当事人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调处形式,灵活机动、多措并举,促使矛盾化解。
明家规。在看到双方都有和解的意愿时要快马加鞭,加大调解力度和加快工作进度,在谈话中适时对双方所做之事明理释法,通过法德并举,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促家兴。在矛盾调解的过程中,家发司法所极为注重用典型案例和“身边人说身边事”释理说法,让群众对“法”的理解更加深刻,逐步在全镇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从而助力家发振兴、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