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擦亮“法润江城营商芜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

发布日期:2025-03-04 18:35 来源:芜湖市司法局 阅读次数: [字号:    ] 背景颜色:

芜湖市创新“5+3+2”工作法,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提高检查质效、降低检查频次,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

夯实基础,抓牢五个重点环节。全面整合,编制联检事项清单。已发布三批“综合查一次”重点行业联查事项清单,将机动车检验、港口经营等行业272个单部门检查事项整合为58个联合检查事项,原则上减少入企比例78.7%。分级分类,建立完善。“两库”建立“白名单”78个、“重点监管对象库”52个。

提前告知,实行检查预通知制度。实施行政执法检查前,除依法不予公开和上级机关明确要求不能事先通知的检查事项外,执法单位向检查对象事先告知检查时间、依据、方式等内容,督促检查对象自觉开展自查。

鼓励自纠,探索建立企业自查机制。试点推行标准化检查清单,执法单位根据行业检查要求,将涉及企业的检查事项以清单形式予以明确,并发放给企业,督促企业对照清单进行自查,落实主体责任,并安排专人全程指导,引导企业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系统思维,理顺三组重要关系。理顺行政检查与其他涉企活动关系。明确“书面指导+邀约制度+事先征求意见”的规则。理顺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关系。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以技防代替人防,减少现场执法对企业的干扰。理顺计划性检查与非计划性检查关系。计划性检查推行预先告知制度,非计划性检查探索通过事后备案的形式加以约束。目前,全市各级执法主体通过“芜湖智慧督”平台备案2044条触发式检查信息。

强化监督,聚力两个关键举措。全程监督,探索运用“检查码”。实施行政执法检查前,执法检查人员通过平台发起任务并生成检查码;入企检查时向检查对象亮码,检查对象扫码了解执法人员、检查依据等信息;检查完成后,检查对象可对执法过程进行线上评议,执法人员录入检查结果及后续整改情况,形成“发起任务-亮码检查-评价反馈-督促整改”的检查闭环。

多管齐下,探索检查评价“标准化”。以“芜湖智慧督”平台作为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联动载体,强化线索归集,做好分析研判,督促执法单位规范履职、提升检查质效。印发企业版、执法主体版两版涉企行政检查负面清单评价表,全面约束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争取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预警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