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司法局创新行政争议调解工作法打造实质性化解“芜湖样本”
芜湖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以“能动复议”理念为引领,通过机制创新、路径探索、资源整合,构建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推动行政复议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2024年,全市行政复议案结事了率达91.57%,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成效显著。
首创“四步调解法”全流程化解争议。
创新推出“四步调解法”,将调解贯穿案件办理全周期。“往前走一步”,强化受理前端指引,对申请人诉求偏差或依据不足的,及时提供法律指导,精准引导维权路径。“中间评一步”,打破“坐堂审案”传统,推行上门调查、现场勘验,联合多部门协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往后看一步”,在复议决定作出前,再次组织调解,通过释法明理消除分歧,力促争议“软着陆”。“事后想一步”,结案后梳理执法共性问题,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推动源头规范执法行为。2024年,全市通过该模式实现91.57%的行政争议案结事了,行政复议公信力显著提升。
聚焦实质解纷破解程序空转难题。
坚持“能调尽调、应调尽调”,从注重裁判式向裁判与实质性处理融合统一转变,综合运用释法说理、类案指引等多种方式,精准对接群众核心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降低行政程序空转率、提高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率。例如,俞某某因对征收补偿存有异议,先后向行政机关及人民法院提起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共计7件。为从源头化解争议,复议机关联合属地政府、相关部门启动"穿透式争议化解"机制,围绕当事人核心诉求展开多轮协商。最终促成当事人与属地政府达成协议,实现"一案调解、多案终结"的治理效果,实质性化解7件关联案件,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构建多元共治体系延伸服务触角。
打造覆盖全域的行政争议化解网络。依托基层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行政争议法律咨询点、行政复议服务点,打通行政复议服务群众和企业“最后一公里”,实现行政复议“家门口办理”。创新“信访+复议+调解”衔接机制,制定专项工作意见,推动信访事项依法导入行政程序处理。今年已召开联席会议22场,组织庭审观摩、错案讲评等实训活动12次,统一执法司法尺度。
强化府院协同凝聚法治合力。
市中院与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复议应诉与行政审判衔接促进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机制的意见》,构建联动衔接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实现数据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全面掌握行政执法现状及存在问题,精准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提升行政执法规范性,促进依法行政。争议共治,推动行政争议源头化解,提升行政效率和司法公信力,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环境。对行政争议频发领域,及时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或建议书,源头预防行政争议。定期共商,定期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加强类案问题研究。定期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关数据、纠错和败诉案件进行整理分析,帮助行政机关及时掌握系统内执法现状,查找制度漏洞,规范执法行为。